“哥,你吃饭没有?”“哥,我来接你?”……一句句寒暄,看似是来自商人老板的日常问候,实际上却是围猎的一环。
四川省彭州市水务局原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魏铁在忏悔书中沉痛反思:“随着自己职务的提升,各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搞得我迷失了本心。”
免费提供住房车辆、与家属搞好关系、迎合兴趣爱好……从套近乎、培养信任感的“情感式围猎”,到送钱送礼、简单直接的“金钱式围猎”,一些商人老板为了拉拢个别领导干部,可谓煞费苦心。
魏铁想借一辆车,商人老板不仅把车洗干净、加满油,还“贴心”地在车里放上加油卡、烟和酒;魏铁生病,不仅上门接送,还细心陪诊;魏铁值班,不仅帮他带孩子、给孩子买玩具,还开车接魏铁下班,买好酒菜陪他回家吃饭喝酒……种种鞍前马后、“保姆式”服务,让魏铁深陷其中、不能自拔。
直至案发,魏铁才幡然醒悟,根本没有所谓的“真心交往”,只有将他当作牟利工具的“圈套”。
近一段时间以来,多起官员落马的通报,提及落马干部沉沦于“保姆式”服务。例如,北京市政府原副市长高朋安排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其家庭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;青海省西宁市委原副书记汪山泉接受私营企业主旅游活动安排和“保姆式”服务;贵州省铜仁市财政局原党组书记、局长王瑰被发小围猎,其发小赵应黔搬到和他同一个小区居住,还聘用一个保姆为两个家庭负责打扫卫生等事宜,加深感情后,赵应黔又用利益加持,让王瑰为其办事……
别有用心的“人情往来”,本质是“公权”与“私利”的往来。
“围猎者”打着“人情往来”的幌子更容易接近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,让对方难以推辞;一些党员干部有了“人情往来”的心理暗示,则更容易自我说服,导致廉洁自律防线失守。
这种围猎方式,短期看不求回报,实则是放长线、钓大鱼。
“保姆式”围猎之所以能够成功,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部分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不足,对党忠诚度不高,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,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容易迷失方向,从而放松了对自身的纪律要求,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;另一方面,是部分领导干部纪律意识淡薄,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,不清楚自己行为的边界,逐渐在围猎中突破廉洁底线。
与此同时,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人情观念、官商文化等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,这些观念和风气为“保姆式”围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。
与直接送钱送物的腐败方式不同,“保姆式”围猎往往以情感关怀、生活照顾等方式出现,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,不易被察觉和界定。
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纪国法和相关政策法规,明确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,增强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,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,做到依法依规用权。
面对不同的围猎手段,要时刻保持警惕,尤其是那些千方百计拉关系、送好处的人。面对看似无微不至、不求回报的围猎方式时,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与高度警觉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石静莹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郭芳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《南方》杂志2025年第9、10期合刊
